Matthias Patzak:
您方便分享一些 BMW 集團目前正在研究的創新使用案例嗎?
Marco Gorgmaier:
我很樂意分享一些使用案例,其中一些是非常典型的生成式 AI 使用案例。我們剛剛推出了招標助理……當我們與外部合作夥伴合作時,我們通常會進行招標。為了以標準化的方式編寫這些文件,我們建立了一個小型的生成式 AI 服務,來指導完成所有這些操作,確保其中包含必要的、正確的法律段落。這聽起來可能很簡單,但確實提高了相關流程過程的效率。我們也在行銷文字生成方面做了同樣的創新。我們目前看到的生成式 AI 的典型使用案例我們都有在使用。很多這樣的使用案例都已經有了。我們目前正在推出的另一個功能是 CIC 客服,即客戶互動中心客服與生成式 AI 結合,以提供正確的答案。
現在,我們的網站和手機上的 MyBMW 應用程式中也實現了相同的功能。下一步,我們也會將其引入到汽車上的智慧個人助理。我認為這是平台如何運作的一個很好的例子。您只需建立一次服務,然後可以在不同的環境中重複使用它,並將技術建置組塊重複用於服務。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酷的使用案例,確實提高了……
Matthias Patzak:
是的,確實如此。
Marco Gorgmaier:
……我們為客戶提供的服務品質。另外,我們正在與 AWS 進行的一項合作是,我們正在試驗基礎模型持續預訓練的使用案例,其中我們融入了 BMW 模型的細節。這很重要,因為如果想要實現非常短的回應時間,那麼機架是無法滿足要求的。我想這將是一個令人興奮的使用案例,然後在實作上非常重要,例如將它部署到汽車及其他環境中。
Matthias Patzak:
看起來你們面對的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組織,它高度分散,使用案例跨越完全不同的領域。您剛剛提到了法律科技、市場技術和客戶服務技術。我很好奇這種高度分散的環境的彈性。你們是如何建立組織架構以實現彈性的?
Marco Gorgmaier:
我認為實際上……確實涵蓋了許多流程。您的觀察一點都沒有錯。從生產物流到客戶品牌銷售,我們確實涉及所有的內部流程。我認為這樣做的好處可以在這一過程中打破很多孤島。這是不讓各個部門只處理特定流程的一大好處。另一個方面是,雖然從全球的地理分佈來看 BMW 集團是一個分散的組織,但其實我們的管理還是非常集中的。我們可以輕鬆地確保標準的治理和實作。這肯定是有幫助的,因為總體來說,我們並不是很分散。
Matthias Patzak:
真有趣。您認為汽車產業和資料領域未來會出現哪些趨勢? 在這方面您有什麼想跟我們分享的嗎?
Marco Gorgmaier:
我所看到的並且我認為非常重要的是,要在組織中啟用 AI 代理人。這不是一個特定於汽車產業的趨勢,但它在進一步提高組織效率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。我認為,很多人沒有談論的一個巨大挑戰,也是我之前提到的挑戰是,我們需要為此準備好現有的應用程式環境。如果已經在雲端中擁有現代應用程式,那麼做起來會更加的容易。
但我認為每個大型組織面臨的現實情況是,舊式應用程式和現代化應用程式並存。我真正看到的,也是我們付出大量努力的地方,是讓 API 能夠存取這些應用程式,讓我們能夠透過大型語言模型存取這些 API。是否有跨應用程式的角色和權限,以便使用單獨的使用者權限便能夠存取它們? 這是我們目前投入大量資金的領域。然後是與我們的 AI 自助服務平台、我們的集團 AI 助理的連結,然後才能夠真正的在員工、業務層面,開發自己的小代理人和使用案例。
Matthias Patzak:
要提高彈性,您需要透過 API 將組織和架構分開。這會是一則有效的建議嗎?
Marco Gorgmaier:
絕對的。我認為,彈性顯然有很多維度,但如果無法實現這樣的分離,那肯定就無法進行擴展。
Matthias Patzak:
最後當作是一個總結,我想問一下,對於如何建立有彈性的資料策略,您對業界的同行有何建議?
Marco Gorgmaier:
我相信其中一點是投資於資料品質和中繼資料。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,或許我們每個人都聽說過,但這確實很重要。我認為資料品質很重要,不論是從架構、技術,還是從業務流程的角度來看都是這樣,要確保在業務流程取得正確的資料,因為有些資料是無法從資料工程角度進行修正的。
這是一方面。另一方面,實現生成式 AI 需要中繼資料。目前我們也在對此進行投資,以擴大規模。然後,談到現在的資料和 AI 代理人之間的相互作用,就像我之前提到的那樣,要投資於環境以實現交易的可能性和機會。這是一件不容小覷的事情,而且我認為這非常重要。然後則是利用生成式 AI 的力量來打破孤島,提高效率。我們工程部門自己在這麼做,我們在軟體開發中大量使用它。我們使用它來自動化擷取指令碼,以充分利用它。
最後一條建議是在自己建置和購買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。與我們生產的汽車類似,我們給予客戶選擇的自由,他們可以選擇內燃機汽車,可以選擇純電動車,可以選擇插電式油電混合車。 現在,我們甚至在生產氫燃料電池車。我想這同樣適用於軟體部門。我們必須知道何時應該選擇購買,何時應該自己建置,並保持靈活性。
Matthias Patzak:
那麼你們什麼時候選擇購買?什麼時候選擇自己建置呢?
Marco Gorgmaier:
這取決於成本。這是一方面。我認為這還取決於在策略層面上有多大的差異。我的一個觀察是與購買的堆疊中的授權有關。授權的增長速度很快,我相信,隨著 AI 的出現,我們將看到整合,而這將引發價格戰。我相信,作為一個組織,擁有自己建置的能力是一件好事。
Matthias Patzak:
Marco,非常感謝。非常高興您能參加我們的播客,我學到了很多。非常感謝。
Marco Gorgmaier:
Matthias,謝謝您邀請我。很高興能夠和您聊一聊。
Matthias Patzak:
感謝您!